秋日的深山,總藏著最動人的饋贈。近日,隨著氣溫漸涼,廣南縣珠街鎮(zhèn)小維莫村山林間的野果迎來盛產期,棠梨果、火棘果、雞嗉子掛滿枝頭,不僅是大自然賦予的“有機寶藏”,更是刻在一代人記憶里的“鄉(xiāng)愁符號”。

“秋風一吹,就想上山轉一圈,這時候的野果最甜,還是小時候的味兒!”背著背簍的村民唐麗笑著撥開灌木叢,沿著山路前行,枝丫間的驚喜隨處可見。拇指大小的棠梨果裹著青黃相間的外衣,咬一口酸甜多汁,果肉里還帶著淡淡的山野清香;火棘果像一串串迷你紅燈籠,密密麻麻綴滿枝條,摘下一把嚼著,酸甜中帶著微澀,是小時候最愛的“零食”;還有外形獨特的雞嗉子,橙紅色的果皮微微鼓起,剝開后露出晶瑩的果肉,口感軟糯清甜,老人常說這是“大山的糖果”。



“小時候跟大人上山砍柴,偶然發(fā)現這果子,嘗一口就忘不了。”當地村民唐麗說,雞嗉子果挑生長環(huán)境,只長在海拔高的深山里,全是“天生天養(yǎng)”,現在就算特意找,也得靠點“運氣”才能遇到。每次吃到它,都能想起自己小時候跟著大人在山里穿梭,為了一顆野果歡呼的樣子。
“以前放學回家,總愛和小伙伴跑到路邊的山林找果子,口袋裝了鼓鼓的才走,從來不會空著手回家!”唐麗笑著回憶,如今生活好了,卻總惦記這口野生的味道,這種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是在超市里買不到的幸福感。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會趁著周末走進深山,一邊尋覓野生果實,一邊重溫童年樂趣。有人將棠梨果熬成果醬,封存秋日的酸甜;有人把火棘果串成手串,當作獨特的自然飾品;還有人專門采摘雞嗉子,直接食用,感受最本真的山野風味。

眼下正是深山野果最甜的時節(jié),若你也想尋回童年記憶,不妨走進附近的山林。記得帶上竹籃,遵守“不破壞植被、不多采濫摘”的約定,讓這份大山的饋贈,能一直留在時光里,也留在每個人的鄉(xiāng)愁里。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