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夏,武漢植物園的水生植物展示區(qū)卻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亭亭荷花香遠益清,靈動睡蓮綻放笑顏,沉水植物舒展著曼妙身姿。 8月8日,“中國植物守護者計劃”2025年第二期線上科普活動在武漢植物園舉行,活動以“守護水中精靈 添彩美麗中國”為主題,帶領(lǐng)公眾探秘這座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諾亞方舟”。活動由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監(jiān)測中心、湖北省林業(yè)局、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lián)合主辦。當天的活動以直播的方式進行,直播鏡頭穿梭于多個水生植物秘境,講述了武漢植物園植物專家與水中“精靈”的守護故事。 
武漢植物園荷花展示區(qū)(周江濤 攝)
直播的首站來到了武漢植物園荷花種質(zhì)資源圃?!斑@朵‘秋三色’第一天深粉,第二天淡粉,第三天近乎白色,三天呈現(xiàn)三種顏色變化,又可以開放到秋季,所以叫‘秋三色’?!蔽錆h植物園蓮種質(zhì)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組組長楊美輕撫花瓣介紹道。 荷花雖美,奈何開于酷夏。2010年,武漢植物園科研團隊萌發(fā)了一個大膽設(shè)想:能否讓荷花的花期延長至涼爽的秋季?經(jīng)過多年攻關(guān),團隊成功培育出“秋荷”系列品種,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花期可達5至6個月,一直開放到11月。 “‘粉霸王’是秋荷系列的另一個明星品種,它的花朵直徑最大能達42厘米,是目前荷花中花開直徑最大的品種?!睏蠲澜榻B道。目前,武漢植物園已有“秋艷”“秋星”“秋日紅花”等長花期秋荷系列新品種獲得國際認證,引領(lǐng)國際長花期秋荷育種的方向。 “這是‘古代蓮’,是由埋藏地下千年的古蓮子萌發(fā)繁育而成?!辟Y源圃中,一缸看起來不起眼的單瓣荷花讓人驚嘆。千年前的古蓮子為何能萌發(fā)?楊美介紹,古蓮子堅硬的外殼讓它在地下埋藏時形成機械保護,外皮的通氣組織能保證蓮子微弱的呼吸作用,古蓮子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也比較高,這些多重保護機制讓蓮子成為植物界的長壽種子。不遠處,“至尊千瓣”正綻放著層層疊疊的花瓣。這種千瓣蓮的雌雄蕊完全瓣化,花瓣數(shù)達千玫以上。 武漢植物園荷花種質(zhì)資源圃現(xiàn)已保存亞洲蓮和美洲黃蓮等野生荷花資源及栽培品種資源1200份,是國內(nèi)保存野生資源和原生栽培種最多的荷花種質(zhì)資源庫。 隨后,鏡頭轉(zhuǎn)向武漢植物園荷花展示區(qū),接天蓮葉盈盈舒展,600余種荷花風姿綽約。在仿照睡蓮花瓣建設(shè)的八色睡蓮池中,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種睡蓮如詩如畫。公眾跟隨鏡頭云游夏日美景,感受水生植物的浪漫。 步入武漢植物園水生溫室,仿佛穿越了地理界限。王蓮巨大的葉片如翡翠圓盤漂浮在水面。紅樹林里唯一的蕨類——鹵蕨正展示著獨特的生存智慧。來自冰川前期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仿佛訴說著億萬年前的生命傳奇。這些來自全球特殊生境的植物精靈,在溫室精心營造的環(huán)境中煥發(fā)著勃勃生機。 這是全國首座完全以水生植物為展示主題的大型溫室群,包括熱帶水生、珍稀瀕危、水生觀賞花卉、五大洲水生植物、水生食蟲植物、山澗激流、高山沼澤、紅樹林等12個主題分區(qū),保育分布在熱帶地區(qū)、高山沼澤、近岸海草、紅樹林等特殊生境條件下的水生植物350余種。水生溫室展現(xiàn)了本地自然氣候條件下無法保育的野生物種,同時也為公眾認識熱帶和特殊生境條件下的水生植物提供了絕佳的科普平臺。 “這是為寒冷地區(qū)水生植物打造的專屬‘空調(diào)房’,讓它們能夠在武漢安然度夏?!痹谒鷾厥乙唤堑睦涫遥瑏碜詵|北地區(qū)的浮葉慈姑正在27℃的舒適環(huán)境中舒展葉片。武漢植物園水生植物生物地理學研究組組長陳進明介紹,溫室不僅要保障一些水生植物溫暖越冬,也要保障一些寒冷地區(qū)的水生植物涼爽度夏。 “中華水韭是古老的水中‘活化石’,是我國特有瀕危水生擬蕨類植物,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海菜花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也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水生植物,被譽為‘環(huán)境監(jiān)測員’,一般只生活在水質(zhì)干凈、沒有污染的水環(huán)境中,是水環(huán)境的指示物。”陳進明重點介紹了幾種珍稀瀕危水生植物,講述了武漢植物園對水生植物的遷地保護工作。武漢植物園擁有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專類園,共保育和展示水生植物485種,其中包括中華水韭、水松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以及長喙毛茛澤瀉、莼菜、烏蘇里狐尾藻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30余種,覆蓋了國家重點保護名錄65%以上的水生物種。 “看,這是侏儒盧旺達睡蓮,是世界上最小的睡蓮。它的葉子直徑只有1厘米左右?!标愡M明介紹,來自五大洲的不少特色水生植物,也在武漢植物園水生溫室“安家”。 水生溫室的一側(cè),是2000平方米的水生植物展示區(qū),31座晶瑩剔透的玻璃水族箱與60個生態(tài)種植池共同展示著漂浮、浮葉、挺水、沉水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 “水上芳華區(qū)”通過獨立種植池展示了水生花卉、水生蔬菜、水生藥用植物的代表性物種60種。陳進明分別介紹了水芹、茭白、芡實、慈姑等以“水八仙”為代表的水生經(jīng)濟植物,以及詩經(jīng)中的荇菜,“莼鱸之思”典故中的莼菜,外形似香腸的香蒲,展示一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 50余種沉水植物在透明水族箱中搖曳生姿,“水下森林區(qū)”將水下生態(tài)微縮呈現(xiàn)。陳進明站在水族箱前介紹道:“苦草的葉片是扁扁的條帶狀,可以更好地適應水流環(huán)境。”在該區(qū),他重點介紹了沉水植物的功能、應用、生存智慧。 “經(jīng)過我們團隊的精心守護與適應性栽培,這些跨越千山萬水,來自不同海拔、緯度及特殊生境的水生植物,如今已在武漢植物園扎根繁衍,形成了遺傳多樣性涵蓋最廣、物種最為豐富的基因庫,建成了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種質(zhì)資源保育平臺,為我國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源頭材料與技術(shù)支撐?!蔽錆h植物園園藝保育中心主任劉艷玲在直播中講道。保護水生植物,添彩美麗中國,武漢植物園將繼續(xù)當好“中國植物守護者”。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原標題:守護水中精靈 添彩美麗中國——武漢植物園“中國植物守護者計劃”直播側(cè)記
編輯:李圣薇
初審:李燕
審核:苑鐵軍
010 8423 8472
010 8423 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