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虎紋的小慫包,虎斑地鶇
“噶”的一聲鳴叫劃破天空
一個金色身影緊貼地面低飛而過
瞬間消失在灌木叢中
這大概率是鶇類家族中的
神秘成員——虎斑地鶇
01
鳥界小老虎
虎斑地鶇是鶇類中體型最大的成員,它的體長可達30厘米,翅展超過15厘米,體重在124-174克之間,妥妥的雀形目中的“重量級選手”。
其學名Zoothera dauma中的“dauma”源于希臘語,意為“裝飾帶”,名副其實。上體是金橄欖褐色,密布著黑色鱗片狀斑紋,就像是披著“虎皮”,下體是白色,也密布著黑色鱗片。眼大而圓,眼圈鑲著一圈棕白色“眼影”,識別度很高。
虎斑地鶇的“偽裝大師”稱號絕非浪得虛名。只要它靜靜地呆在落葉層中,那身“虎紋”羽衣,就能完美融入林下光影斑駁的環(huán)境,沒有一點眼力勁是很難發(fā)現(xiàn)它的。
02
膽小如鼠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身威風的虎紋之下,藏著的卻是一顆極易受驚的心。
遷徙季節(jié),它們的受傷數量相對來說高于其他鳥兒們,這可能是因為它們太容易受驚,而產生了各種應激行為而導致受傷。
即便在相對安全的覓食場所,虎斑地鶇也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它們進入“林地大食堂”前會反復確認環(huán)境安全,在草叢中覓食時,瞪著它的大眼睛時刻掃描著四周。
03
蚯蚓克星
拋開膽小性格,虎斑地鶇在覓食場上卻是另一番“虎虎生威”的氣概。它的菜單上,蚯蚓常年高居榜首,尤其是繁殖季節(jié),親鳥會為雛鳥帶回大量扭動的“地龍”。
虎斑地鶇在草地上小跑巡視,時而突然停步,將頭部貼近地面。這可不是在休息,而是在啟動它集“聽診器、掃描儀、嗅味機”于一體的偵測系統(tǒng)。鎖定目標后,尖喙如閃電般插入土壤,精準叼住蚯蚓的頭部或尾部。
“用勁洪荒之力生拉硬拽”,一條遠長于自身體型的蚯蚓便被完整拽出。旁人可能還沒有看清,那條長長的蚯蚓已消失無蹤,好一個穩(wěn)準狠。
食量更是驚人,據觀察,一只虎斑地鶇能在兩三小時內吞下十余條蚯蚓,算得上是鳥界的“大胃王”了。除蚯蚓之外,它還捕食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及其幼蟲,偶爾也會換換口味,吃一些植物種實和漿果。
04
愛的延續(xù)
虎斑地鶇的生命軌跡跨越遼闊地域。在中國,它們繁殖于東北和西部地區(qū),越冬于華南和西南地區(qū),遷徙時經過華北、川陜等地。
每年5-8月,它們選擇溪流兩岸的混交林安家,將杯狀巢精巧地安置在距地0.3-3米高的樹干枝杈上。巢材取自大自然的禮物——細樹枝、枯草莖、苔蘚和泥土被巧妙編織,內襯松針和細草莖,形成溫暖育嬰室。
雌鳥每窩產4-5枚灰綠色卵,點綴著褐色斑點。經過11-12天孵化,在雌雄親鳥共同喂養(yǎng)下,這些小家伙僅需12-13天就能完成從“丑小鴨”到初飛幼鳥的蛻變,開始自己的林間生活。
https://mp.weixin.qq.com/s/O_D8OKeKdth6AMD4nLEpEg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